甩开膀子干!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方面,济南正在大步迈出。1月5日,市委经济工作暨“四个中心”建设推进大会召开,会上印发了《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(2020—2022年)》。计划提出,到2022年,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取得显著成效!率先在济泰同城化、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;最近,黄河流域很热!因为,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,与长江经济带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列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。这样的战略,对地处黄河下游的济南来说可谓是千载难逢。那么,济南将如何做好黄河这篇大文章?推动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对接合作,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;加快交通设施互联互通,强化区域联系与协作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陆海双向开放大通道;等等。国家中心城市,必须要有带动作用,要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。计划提出,要引领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。这其中的内容很多,包括:济南将加快推进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,强化与各市的交通联系,打造高效便捷的“一小时都市圈”;引人关注的是,济南还明确提出,将“率先在济泰同城化、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”。济南齐河的全面融合,体现在多个方面。比如,将规划建设济南—齐河黄河一体化保护协作区,联手打造黄河湿地公园,等等。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,人口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争夺的核心资源。目前,济南的户口门槛已经很低,大专、本科生没有社保就可落户,中专生只要缴纳社保也能落户。
上述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,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,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,推动城镇人口合理集聚,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。同时,济南会将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,在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、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、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、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基础设施必须跟上。就在最近,济南至郑州高铁已经开工,济莱高铁此前也已经开工。行动计划提出,济南将加快建设“四网融合”轨道交通。推动济莱、济郑、济滨、济枣及德商、莱临、济济(宁)等高铁规划建设,构建“米”字型高铁网络。完善城际铁路和市域(郊)铁路,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,构建无缝衔接、高效换乘的一体化轨道网络。在构建高快一体公路网方面,上述行动计划里提出,将确保2020年底实现济泰、大东环、济乐南延、青兰(莱芜)、京沪高速(莱芜)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。加快推动济青高速中线、济南至高青、大西环等高速公路建设。加快推进三桥一隧一高速等跨黄通道建设,推动新一批跨黄河桥(隧)规划建设。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,策划实施沿黄河两岸布局的滨河大道。除了以上内容,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计划中还有很多内容。在这里就不详述了。我们只想说,在网络上,济南、青岛互撕是一个很热的话题。但不论两个兄弟城市孰强孰弱,有一点是非常确定:山东需要一个强大的省会。济南位于山东中西部,周围周口密度巨大。如果济南塌陷,山东中西部便也会孱弱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中,山东的城市群分为五大区域:济南都市圈、青岛都市圈、烟威都市区、东滨都市区、临日都市区、济枣菏都市区:在这5大区域中,济南都市圈远期人口规划是3500万人,远超青岛都市圈。而且,地处内陆的济南,陆上交通更为便利。如果济南强大,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。

所以,济南崛起,大势所趋,众望所归,正当其时……